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 2023-08-30
孙兆永,1987年11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内蒙古赤峰公益商会会长、包头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他坚持公益事业十余年,为20多个社区义务理发3万余人次,惠及2000多位老人,是一次次对老人带着感情的陪伴;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扶贫帮困,持续投入30余万元;妻子与其一起走上了公益之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益之家。他曾荣登“包头好人榜”;曾荣获第七届包头市道德模范称号。
用最朴实的行动奉献爱心
十余年间,孙兆永义务为老人、孩子、军人、残疾人、流浪者等人群理过发,十多年如一日地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爱心……
养老院有他的身影,老人们疼爱地叫他“儿子”;福利院有他的足迹,孩子们围着他喊“哥哥”;智障小学、孤儿院留下他的爱心,孩子们兴奋地叫他“孙爸爸”;腿脚不便的邻居家有他的真情,老人流着泪感谢他……
2007年初,带着对“草原钢城”的向往,怀着打拼一番事业的理想,孙兆永只身一人来到包头闯荡。2009年,他开了一家理发店,由于工作认真、乐于助人,理发店的墙上挂上了一面面锦旗,让这间小店充满温馨。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社区里很多老人行动不便,理发成了老大难问题,而他正擅长理发,就这样,理发成为了奉献爱心的桥梁,接通了他与老人们的心。十余年来,他为20多个社区3万余人次义务理发,惠及2000多位老人,他每次去服务,都会与老人唠家常,与其说是义务理发,不如说是一次次的陪伴,这样的陪伴十余年间从未间断。其中,在东河区富悦城小区有一个长期瘫痪在床的老人,8年的时间,他从不嫌弃老人家中的异味,每周都去看望、陪伴老人,直到2022年老人去世。
孙兆永为社区老年人义务理发。
用最真挚的情感助人为乐
除了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孙兆永还带领自己的员工帮助了许多有困难的人,他把这支志愿服务团队发展成为一支纾困解难的专业爱心队伍。他捐资助学,为固阳县贫困大学生陈某圆了大学梦。东河区铁西街道的王某玉,妻子和儿子有智力障碍,自身又患上黑色素瘤,重病在床,无钱医治,孙兆永得知后主动送去5000元现金,并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为其捐款,渡过难关。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特别是每年秋季开学,他都会为贫困山区、牧区的孩子们提前募捐好学习用品和御寒衣物,并亲自送到他们手中。他用真挚的情感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陷入生活困境的人。
用最真心的付出感染他人
孙兆永的妻子杨文丽因为被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染才和他走在了一起,并且和他一起走上公益之路,如今他们家是名副其实的公益家庭。随着孙兆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他的队伍中,他们以帮助社区老人为主,不断扩大公益范围:帮助贫困学生上学,为三轮车夫、残疾人员、乞讨人员等弱势群体义务理发、捐赠衣物等。每年“八一”前后为军人义务理发,植树节前后组织人员定点义务植树。公益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受益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孙兆永不仅大力筹集防疫、生活物资,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主动前往防疫卡点为一线人员义务理发。身边的人不理解,“你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你不怕被传染?这可是要命的呀!”他说:“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也有家,他们为了大家的安全奋斗在抗疫一线,我去为他们做点事是应该的?!?/p>
做公益的这些年,孙兆永直接为公益事业投入30余万元,并持续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用持之以恒的韧劲帮扶更多困难的人。他说:“社会上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当我尽力去帮助他们的时候,看到他们开心满意的笑脸比什么都重要。同时我也相信,我能通过个人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做公益、献爱心,让更多的人得到关爱和帮助,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公益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